产品设计小学期分享论坛
2018年9月13日下午,设计艺术学院小学期成果分享论坛第二场——产品设计专业汇报在设计学院报告厅顺利举行。由院长助理高牧星老师主持,出席本次分享会的嘉宾有:孙田田老师,高牧星老师,李清华老师。
15、16、17的小伙伴们分别经历了Workshop、金工实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之旅,通过一段时间的参观、实践、老师和工艺师傅们的精心指导,同学们都收获颇多,并积极分享了各自的心路历程。下面来看看大家的收获都有哪些。
15产品设计——“双向发展”
15级产品设计的一部分同学在这个小学期有幸请来美国普渡大学TJ KIM教授和我校叶风老师来指导我们小学期。我们将“手动定制”一个合理的收纳系统,让外在工作空间的条理,映射入我们的工作状态之中。我们总是忙于解决眼前的问题,其实,一部分不必要的忙碌感,就来自混乱工作空间本身:因为错误的工具、勉强的将就、被侵占的生活环境,会令我们产生焦虑的失控感。越忙碌,才越要井井有条。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
而另一部分的同学,则在魏榕老师的带领下,他们用设计的手法重建了童话,当你害怕TA从世界中消失,这些童话能给你温柔的答案;而这一部分的同学正在小学期做这项伟大有爱的创作。
Chair Family
五把造型各异的椅子分别适用于办公场所、卧室、儿童房、客厅、餐厅等,用途多样,不同用户群都可以找到适用的椅子。
A YOGI——
自定义组合置物架
一款富有趣味性、风格统一并且可以自定义使用方式的组合式置物空间。
FIB[Furniture in Box],家具在盒子里。
此款产品主要针对在户外游玩的人群,模块化的构件,简单自由的组合方式,把对家具的样式选择留给用户。
多空间多功能置物架--崔雪翠、邓嘉慧、张菡洳
一款可悬挂、根据用户切实需求自行组装、调节的多功能置物架。对于小空间的置物架设计,满足空间垂直利用率最大化的基础上,增加了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切实需求(放置空间、空间面积等需求)安排组装置物架的样式,拉近了用户和产品之间的情感联系。
趣收纳书柜:为了解决很多家庭内狭窄的书房宽度不够的问题,和保护个人隐私的问题,
我们的设计前后组合了两个书柜,采用抽拉式的方法打开第二个书柜。合
理压缩组合书柜空间,在无需取用时将书柜空间重合。留出更大活动空间。
名字:L·I·N·K
LINK是一系列组合收纳家具,针对居住于一二线的现代租房白领,
关注情感化设计,适合大部分城市和中小户型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使用游戏的极简组装方法,以礼物的形式重新定义存储,一步安家。
LINK带你追求更高的品质.
简要介绍:
①黑白配
黑白配色的可组合可分散的桌椅组合,配有黑色坐垫和靠枕,均纯手工缝制。使用时,黑白组合件配合使用,营造相对私密独立的空间。在图书馆等公共空间使用时,保留一定独立空间,保持相对的隐私感和神秘感,不使用时,两个组件可以组合收拢,节约存放空间。
②红蓝柜
红蓝斜抽式储纳柜,属简约风格,内置滑轨,外壁上的两个圆形孔作为使用时的着力点。抽屉可呈对角线方向抽出使用,内部对角线滑轨划分两个三角区域,收纳的同时兼具分类的作用,方便拿取物件。区别于传统的单面直抽的形式,呈现相对新颖的使用方式,给人眼前一亮的使用体验感。可以作为边几或是床头柜使用,鲜艳的红蓝配色,符合一些年轻人的青春活力的年龄段特征。
绘本:《达芬奇的小老鼠》
这个故事的背景架构是达芬奇的画室,主线以一直躲藏在画室的小老鼠与达芬奇的日常活动而展开,与最后的名画《蒙娜丽莎》的完成为结束,解开名画的“未解之谜”。将联想和想象充分的结合,成为幼儿智力开发时期能够激发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一本绘本。
大山怪的马桶:
一个山怪因为与同伴生活习惯不同,而引出山怪制造出“马桶”的故事。这则故事旨在希望告诉小朋友们观察生活中的“闪光点”,发现与众不同的地方,乐于想象,敢于联想,勇于创新,提升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作力。
雪人:
故事内容贯穿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境界,以雪人为主人公,在自己被创造出时对自我充满疑惑,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自己本身的认知也在发生着变化。
奇幻梦乐园:灵感来源:巴纳姆效应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实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设计架构:运用绘本中出现的游乐设施,将其赋予功能意义,进行产品衍生。并将其中每个独立产品进行有机整合,使其
融为一体。
创作出使人们的阅读不止局限在绘本本身,而可以由阅读延伸至游戏玩具的产品创作。
背景架构
故事发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的儿童游乐场的故事。
整个故事向儿童启蒙教育靠拢,从简单的故事让孩子明白人生的道理,同时也能守护孩子的那一抹纯真。绘本创作
故事主线为一家人在周末带着孩子来游乐园里玩,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在乐园里发现精灵存在的奇幻故事。
16产品设计——金工实习.
在桐乡技师学院为期六天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车、铣、钳、3个工种。在36个实习工时里,完成从对各项工种的一无所知到基本认知与基础操作的过程。在师傅们和我们同学们的配合下,我们没有发生任何一例操作事故或者伤害事故,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习要求,每一位同学都充满干劲,通过自己的双手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作品。
首先我们学
习了数控车床的编程与面板操作,学习了车床刀具的装配,对铝锭进行了初步加工。
然后我们转战数控铣床分批次学习了数控铣床的程序的编写、面板的基础操作与铣刀的装配。
最后两天离开车间,开始学习钳工技巧,掌握了锉削、打磨、划线、钻孔、锯割、攻套螺纹、装配、等工序的操作。完成了小锤子的全部工艺。
一:数控车床

正在运作
的数控车床
下面来看看我
们的成果吧
同学们的作品也将于9月18号在美术馆进行展览,希望大家可以前来观看。
17产品设计——“非遗”体验
参观人员:李清华老师和17产品设计32名
同学
参观地点:安吉著名竹制品厂家、安吉灯具厂、安吉永裕竹业、龙泉青瓷博物馆
在此次小学期过程中,我们实地考察了三种产业,安吉竹制品、龙泉青瓷、宝 剑,在每一样产品的参观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锻炼了我们的自主学习研究能力,还有了解产品市场销售情况、产品问题改进,这些都是我们产品设计专业的学生必不可少的,参观工厂、询问买家我觉得是最好的锻炼方式。
除此之外,这次考察锻炼了我们自主学习调研的能力,一开始我们对自己完成调研过程和报告很迷茫,但结束的时候我们却可以顺利完成调研报告。
在每晚的汇报中,我们每天都会思考这一天学习到了什么,将自己一天的所看所想,以一种交流的姿态,与同学老师讨论。提出一些建议,虽然这些建议很稚嫩也很粗糙,但对自身来说尤为珍贵。
我们作为产品设计班的一份子,会在将来的设计中,运用到像竹制品、青瓷这种传统又独特的材料来进行设计。加深了我们对专业的认识,开拓了设计思路。
最终,我们通过KT板和宣传手册的方式进行了小学期成果展示。受到了外界的一致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