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场景设计,营造观者视觉与心理的创造,将审美统一性贯穿于哪怕并不统一的表述之上的力量。而对于专业本身,这又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文化内质的学科,需要一段培育期,才能展现出好的作品。”

宋伟君老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设计专业,现任教于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大量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和绘画创作,并获得了浙江省“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和第十一届电视“牡丹奖”最佳美术奖。
今天,我们有幸可以采访到宋伟君老师,了解更多关于他的故事。
不久前,一则叫作《创梦家》的电影被各大网络平台转载,这是一部庆贺浙大120周年校庆校友献礼的宣传片,在我们感叹影片中精彩的场景布置和真挚的感情之余,也更想要了解这部电影的背后的制作团队。影片结束的字幕中,出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美术指导 浙江传媒学院宋伟君团队”,这来之不易的短短几个字是宋老师和戏美班不断努力的结果,我们也为宋老师和参与该影片工作的戏美班点赞。
近期,宋老师近期即将上映的另一部影片是由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复拍,东海电影集团执行的作品《情探》,这部电影是由国家艺术创作基金扶持,著名表演艺术家傅全香老师的保留剧目。宋老师结合影视美术创作与体现的课程,带领17届戏美班全体同学完成了该影片的全部六个场景的设计制作,并得到制片方的称赞。目前影片在后期阶段,九至十月份将上线放映,我们期待看到宋老师和17届学长学姐们的作品。


采访之初,宋老师说到:“我的生活中,有两个大的角色,一个是我的创作岗位,一个是我的教育岗位。一路走来,有许多令人难忘的记忆”。
多年在剧组的创作经历,让宋老师对“戏剧影视美术”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定义——“刚听到这个专业的名字可能很难理解它是做什么的,但是如果说到电影,电台,电视台,电视剧,戏剧这些大众化的艺术媒介时,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而我们的工作呢,正是围绕这些艺术媒介做场景设计,给这些艺术形式展现做一个载体。”当知道了这个专业是做什么时候,就要明确自己为之将付出什么。
宋老师在谈到自己年轻时就想做一个画家的梦想,所以当年高考之后自己坚持从内蒙北部边城到上海戏剧学院完成自己的艺术梦。背井离乡的艺术梦支撑着宋老师在那个年代学习了大量的戏剧知识。宋老师在采访中也提到了拥有丰富文化内质对于一个创作者的重要性——“只有当你看过足够的书,走过足够多的路 ,才能理解更高的艺术形式。”

正如宋老师所讲,他对于戏剧之中所包含的“意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舞台是意象的。
我们所见的写实戏剧是极少数的,能够列举出来的屈指可数。但是戏剧是需要包装的,有演员是不够的,这时就需要我们来为整个演出营造一个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场景,这就是所谓的意象。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是充满幻想和鬼魅的专业,当然,选择了这一行,需要一段好的培育期,才能出现好的作品。”除了属于自己的创作生活,宋老师的另一个角色就是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美术专业的老师。宋老师说老师身上有着传递文化的职责,但是大学教育与义务教育不同,同学们一定要有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心态十分重要。
说起自己教育者的身份,宋老师还与我们讲述了一个和同学们一起度过的难忘经历:“多年前电视剧《秋霜》在横店开机,摄制中途有很多同学打电话给我,希望可以跟随剧组学习学习,了解专业与片场的关系!当时我带着全班同学直奔横店,一周的时间里大家不仅进入了片场,近距离地与导演及剧组各部门进行了愉快的交流,同时也进入了美术部门工作现场参观了置景及庞大的道具车间,在现场感受到了戏美专业的工作流程。
我觉得很开心的是,我联系到的几个剧组的美术、服装、化妆等主创每天晚上来给同学们驻地进行了相关专业的讲座,同学们热情踊跃的发言是平时在课堂上所见不到的,这就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这个班的同学后来有许多进入了创作一线。”

如今宋老师为了更好的推广实践教学成立了设计艺术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工作室,工作室将脉络准、目标明、立意新、方法活为主要教学思路,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的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工作室创作出好的作品。漫漫艺术创作之路,宋伟君老师将自我升华与教育传递相连接,永不停止的寻找藏于舞台背后的热爱。
文字: 黑夜 袁萌
图片:宋伟君老师提供
编辑:朱强
排版:朱丽荔
终审:钱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