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由浙江传媒学院和苏州寒山美术馆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以土为源——当代视觉艺术生态作品展》在寒山美术馆开幕。
人类的文明诞生自土地。在历史长河中,土壤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的社会生态一直处于共生平衡的关系。展览旨在通过土壤材料、土地资源、生态维护、植物环境等视角导入“人类世”主题创作,探索土壤在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生态中的双重角色,揭示人类文明依赖土地的意义。此次展览汇集超过50位艺术家,120余件多元媒介的艺术实践,发起一场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
开幕现场
开幕式现场,本次项目负责人、浙江传媒学院教师陈熹首先发言:“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以土为源——当代视觉艺术生态展’巡展项目筹备历时数月,首站苏州站,在浙江传媒学院、寒山美术馆及中国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苏州高新文旅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落地。展览通过展现多元维度视角观察土壤,以土壤为素材进行创作,聚焦土地与自然生态环境、文化与人文的生态价值。发掘当代视觉艺术和生态话题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艺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并系统性地归纳整理其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以‘土壤’为母题,‘生态文明发展’和‘乡土文化内涵’为抓手,促进土壤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乡村的良性生态发展。作为‘一吨计划’创始人,也把多年可持续的绿色理念融入展览之中。
项目负责人 陈熹
人类文明从土壤中诞生,本项目秉持着将土壤艺术多元生态和民族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使命相结合,努力促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寒山美术馆馆长 布达
随即,由联合主办方——寒山美术馆馆长及项目策展人之一的布达就其如何带领馆方团队从内容策划、技术执行和项目管理的工作角度进行分享。他表示:“寒山美术馆一直努力给大家带来一些比较跨学科、多元的展览项目。这个项目和我们馆的定位非常契合,从去年四月至今历时数月终于呈现在大家面前,希望大家在展览中吸取艺术与科普的养份。”
艺术家 宋陈
艺术家宋陈作为艺术家代表呼吁更多人来关注土壤生态,共同拥抱和呵护大地:“万物源于泥土,并最终将再次化为泥土,这唤醒了我对泥土的无限敬意。今天我们当代化的生活痕迹,正以惊人的速度重构着脚下这片土地; 我们所带来的正面或是负面的能量,决定了土地的现状以及土地将对待我们的方式;回溯历史,我们古老农耕文明的祖先一直有对土地崇拜的深厚文化。但是如今滥用土壤的人类历史,其命运又会是怎样的,这是值得引发我们深思的;土地之上文明生灭交替着,相信今天我们对土地的崇敬之意对未来的后人会有更重要的意义。”
研讨会现场
开幕式后,馆内组织了一场以“土壤生态学与艺术的融合:共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为主题的研讨会。艺术家、土壤生态学家、环境科学家、教育工作者等来自不同行业的人群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艺术对传播土壤科学知识和提升公众土壤保护意识的独特优势,并就跨学科合作中科学家和艺术家面对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探索。在思维的碰撞中,观众们进一步领会土壤的不同性质为艺术本身带来的灵感与生命,感受艺术对沉重的土壤资源利用与保护问题生动具体的转化。
浙江传媒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康修机
论坛上浙江传媒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康修机院长谈到:“我觉得此次展览在普及科学的同时又普及了艺术。在看艺术作品的时候,会发现很多的科技在支撑它,整个展览是以多维展示的方式展示,从传统的绘画到现代的一些交互,包括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最新科技粒子系统的应用,这是一个多元的展览,让我们可以领悟到土壤艺术的博大精深。”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专家 郭志英
“中国土壤这些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遇到了很多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农业部、科技部这些部委组织科研力量开发和研发一些新机制,更多的是需要公众。我们做的努力就是下乡科普,去讲土壤要减肥,要休耕,要合理轮种这样一些措施,这也只是发动了一小部分人。然而这次通过艺术的方式,很快地可以寻找到新的技术、理念的实施。并且直接能让公众理解,这是一个非常快而且还挺美的方式。”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专家郭志英先生对于此次展览合作表示了惊喜。
展览现场
展览以生态艺术为切入点,从四个单元多角度探讨土壤与生态、艺术与文化之深层关联,通过绘画、雕塑、装置、数字影像等形式,呈现自然的生机与美感,表达对土地的敬意与对生态未来的思考。
在第一单元
“
土壤的颂歌
——
传统与自然的对话
”
中,艺术家们运用传统材料与技法,结合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创作出反映土壤与生态美学的作品。
《盛开2006 No.1》
艺术家陈小丹的作品《盛开2006 No.1》是从2004年开始草稿创作的,2006年完成了总体部分15000件左右,在历年的展览过程中不断损毁,也不断加入新的小件,在双手一握之间,然后才交给火 。称之为花,也不只是花,或许有更朴素和丰富的造型,必须是一个个的生命。每一次仿佛开始与结束的仪式,它存在于艺术家二十年来关于陶瓷的创作过程中。
《沙》
艺术家刘建华的作品《沙》,在东方文化形态中,以物拟人的内心感受及状态始终伴随作品的精神核心,所有又与现实密不可分。这些用瓷制作的一堆堆沙的形,既虚幻又清晰,既遥远又现实,给人一种挥之不去的视觉感受和现实思考。
《父亲的田陇》
艺术家戈子馀的作品《轮回》,寄寓了他儿时与家人夏天夜晚常在院子里大树下纳凉,听爸爸讲过去的趣事,是对父亲的追忆和童年的纪奠以及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的感恩。
第二单元“生态的织锦——当代艺术的多元探索”则展示了以土壤及其生态为灵感的当代艺术作品,艺术家们运用中药材、木材、植物花叶等有机材料,结合非遗传统与民间工艺,创作出多样化的艺术作品。
《Panacea》系列作品
艺术家刘真辰的“Panacea”系列作品以药用植物和矿物为材料,通过正负形的转换,探索潜意识与治愈的力量。运用植物的茎、叶、根、花等自然元素,留下它们的气味和形态的印记 。创作过程与自然紧密相连 。这些作品具备跨学科与诗意的特质,兼具偶发与精确。
《寂静的春天》
艺术家石玩玩的作品《寂静的春天》在木质扁抽屉里的土壤上放置一个白炽灯泡(或者半掩埋),灯泡一直在闪烁,就像是孤单的喃喃自语。在闪烁的过程中,这块土壤里的水分,会缓慢的在展厅里蒸发,水土在喃喃细语中慢慢分离。灯泡里闪烁的是摩斯电码,来源于《寂静的春天》里摘选的一句话:“当春天变得寂静,我们才明白,那失去的不仅是鸟鸣和花香,更是我们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种地毯》
艺术家JUJUWANG的作品《种地毯》,通过将傣纸编织成地毯并铺设于花园之中,巧妙地搭建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桥梁。随着时间的推移,纸地毯逐渐溶解于土地之中,这一过程仿佛是大自然对人类创造物的温柔接纳,展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伟大力量。纸地毯的溶解,象征着一切存在的短暂性和无常性。在这份短暂之中,也蕴含着生命永恒循环的真理。
第三单元“数字的田野——科技与生态的融合”探索数字媒体与信息科技在视觉艺术中的应用。艺术家们以土壤的多样性为灵感,利用科技手段扩展艺术的表达边界,传递环境主义和生态维护的现代议题。
艺术家胡为一的摄影作品拍摄于青海省察尔汗盐湖,由于水分不断蒸发,盐湖上形成坚 硬的盐盖,洁白如雪,湖水也在盐的作用下呈翡翠般碧绿,这是副令人沉醉的奇异景象 。艺术家通过人为的二次介入也完成了对图像的二次提问,把追根溯源这一抹红色的问题,引申到面对遍布人工痕迹的世界,对于我们应该如何重新定义自然发问。
《共晶》(局部)
“共晶”本是来源于冶金工业里的专业词汇,指各类物质在高温下融合结晶的现象。艺术家潘子申的作品《共晶》借由这种“炼金术”式的神秘转化,探讨世界展开的无限可能。基 于“碳基——硅基”两种文明之间二律悖反的科学猜想,以溯源式的类型学逻辑完成“新物种”的演化考古。
《互联生态系统》
艺术家武子杨/ 马克·拉莫斯(Mark Ramos)的作品《互联生态系统》是一个基于一系列数字感官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实时模拟项目。参与者开发了新的数字感官,以体验随着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数据,并在不断变化的在线环境中与模拟的世界彼此互动。
第四单元“土地的印记——社会现场与艺术的交织”则关注土地与人类社会的深层联系,展示涵盖人类世、土壤科学、乡土建设等主题的研究型项目与艺术作品,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土壤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构建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自由耕种》
厉槟源的行为创作带有西西弗斯般的悲剧精神,其持续、重复、接近极限的行动不仅关乎身体,更是对意志与韧性的磨砺。在《自由耕种》这部作品中,他回到湖南永州老家,跳入原属父亲、后由自己继承的0.1亩责任田。置身其中,他用身体经验勾勒自身的生活轨迹,也丈量着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NEW FOREST(新森林)》
艺术家赵仁辉的作品《NEW FOREST(新森林)》是在2020年9月7日,新加坡一场风暴后,一棵合欢树倒下了。动物学家研究所(ICZ)发起了一项监测倒下树干的研究,旨在观察它与周围环境的持续相互作用,以及它在分解过程中对生态系统的贡献。ICZ定期从树的角度出版报纸,提供对景观中安静,持续变化的洞察。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在序厅设置了Soil Lab土壤实验室,Soil Lab将土壤科学的魅力带入公众视野,成为科普部分的亮点。通过精心策划的互动展示,让参观者亲身体验土壤的奥秘。展区内,观众可以近距离观察土壤样本,通过显微镜探索土壤中的微观世界,观察那些肉眼不可见的微生物和有机颗粒。同时,还特别设计了土壤气味闻取体验,让观众通过嗅觉感受土壤的生命力。这些设置增加了公众对土壤科学的认识,也强调了土壤作为生命之源的重要性。科普展区的核心目标是致力于将科学知识转化为直观、互动的体验,让每个人都能成为土壤保护的参与者和倡导者。
《以土为源——当代视觉艺术生态作品展》不仅是一次科学、艺术与生态的对话,也是一次关于土地、生态与人类未来的反思。通过多元的艺术表达与互动体验,让艺术家、科学家和公众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提高公众土壤生态意识,并推动土壤生态可持续发展保护实践。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15日。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以土为源——当代视觉艺术生态作品展》
指导单位: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主办单位:浙江传媒学院、寒山美术馆
支持单位:苏州高新文旅集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可持续艺术合作伙伴:一吨计划
特别鸣谢:崇土文化
项目负责人:陈熹
策展人:张婷、布达
参展艺术家:(以姓氏首字母排序)巴農(瓦依那)、常蓝、陈平、陈小丹、程新皓、戈子馀、谷梓阳、郭志英、Hotaru Visual Guerrilla(胡塔如视觉游击)、胡为一、蒋声、贾志超、康青、康文峰、刘建华、厉槟源、李牧、龙盼、李树淡、刘真辰、李知弥、潘子申、任卫中、宋陈、沈瑞筠、石玩玩、沈也、孙月、唐浩多、王灬、Jujuwang、王雁玲、瓦伊纳、武子杨/ Mark Ramos(马克·拉莫斯)、叶帆、余君、应歆珣、姚雨何、杨一行、Robert ZHAO(赵仁辉)、张文心、资佰、周晨、朱芳琼、诸葛瑞静、张晓、赵玉、张钊瀛
展出时间:2024年10月26日-12月15日
展览场地:苏州寒山美术馆序厅/1-2展厅
展览地址: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太湖大道9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