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管理

综合资讯|Information

【组织师生有力】促进垃圾分类 共筑小康社会 ——设计艺术学院赴苏州调研垃圾分类行动,推动环境可持续发展宣传理念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发布日期:2019-07-22   来源:设计艺术学院   点击量:

2019年暑期,设计艺术学院社会实践小组绿水青山行动队赴江苏省苏州市进行了为期5天的关于当地垃圾分类回收的调研活动。通过了解苏州地区垃圾分类具体措施和流程,了解垃圾分类政策的实行程度和市民的接受程度,并结合所学专业对垃圾分类进行进一步宣传,为保护祖国绿水青山献出自己的力量。

大众对垃圾分类的理解大部分还停留在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个概念。事实上,国家为了实现生活垃圾从源头减量,在垃圾的分类上制定了新标准。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垃圾分类,2019年7月4日至5日,团队成员们分别进入姑苏区内的居民区(大观园小区、宝成小区等)调查居民生活区的垃圾分类情况。

居民区里设置的垃圾分类回收桶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姑苏区内四种垃圾分类处理的垃圾桶随处可见,用红色、绿色、灰色和蓝色的垃圾桶分别表示有害、可回收、厨余和其他垃圾,既有颜色区分,又用简单的图形结合简要文字,对不同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的居民都起到了行为指导作用。每日下午垃圾投放点有专门的人员对垃圾桶进行清洗,保证垃圾箱附近卫生干净无异味。

   

“其他垃圾”的专属垃圾桶

社区挨家挨户发放的垃圾分类箱和垃圾袋也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变提供了便利,而针对质量和体积都较大且不易产生腐败的“其他垃圾”,社区也在每栋居民楼下放置了专门的垃圾桶,这样既方便了垃圾分类工作,同时又为居民提供了人性化的服务。

7月6日,队员们一同前往位于苏锦街道大观社区内的垃圾分类大型宣教点,进一步了解苏州垃圾分类“近期大分流,远期细分类”的新模式。

12977

讲解员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讲解员细致地讲解了关于居民生活垃圾的分类标准以及后续处理方式和回收利用流程,其中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五大类,回收后会运往再生资源分拣站进行分拣再利用。厨余垃圾包括居民家庭中产生的剩菜剩饭、食物残渣、食品加工废料和废弃食用油脂等,集中回收后经生物技术处理就地堆肥,每吨厨余垃圾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含有害物质,因此需要特殊安全处理。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相关部门会采取集中卫生填埋的方式来处理,以减少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

牛奶盒回收再加工生产的铅笔和便签

活动中期,团队成员采访了大观园花园小区的居民关于小区垃圾分类的具体措施。居民介绍了关于小区内垃圾分类的奖励制度:住户下载专门的app,通过垃圾分类行为获得积分,积分奖励可兑换相应生活用品,如纸巾、牙膏、洗手液等。这种垃圾回收行为的激励机制一经施行,不到一个月,小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如今该办法已施行半年,小区内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已超过小区总人数的50%。

垃圾分类指南图文

同时,社区也在各小区内发放垃圾分类指南,手册上印制了生动的手绘图文对垃圾分类进行图解,便于不同年龄、不同知识层面的居民清晰了解垃圾分类的细节。

随后,团队成员去往吴中区木渎镇七子山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了解垃圾分类后的后续处理。

      

                        生活垃圾处置量统计表                                        垃圾成分检查点标识

焚烧厂门口有明确的生活垃圾处置量统计表,运送垃圾的车辆也会在门口进行成分检测。对无法焚烧处置的垃圾,则选择填埋处理,但是填埋处理后的土地无法进行农耕,居住等活动,而焚烧设备资金投入大,成本高,并非垃圾处理的最优选择。所以从源头上控制焚烧、填埋类垃圾的总量,才能从源头上遏制垃圾处理带来的后续污染。因此,完善城市垃圾分类体系,倡导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及有害垃圾从中分离,则约60%的生活垃圾不用再焚烧或填埋,也可大大减轻环境的负担,因此,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此次实践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环境保护课,我们深入了解了苏州地区垃圾分类的具体流程,窥一斑而知全豹,环境保护仅凭个人的微薄之力远远不够不够的,城镇居民集体参与,从源头进行垃圾分类,政府部门集中回收处理,上下齐心才能使垃圾分类机制不断完善,运转良好。在考察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垃圾桶的颜色和图标在垃圾分类工作中起到的作用可见一斑,如何更准确、直观地表达信息是设计的基础,我们将把此次实践获得的宝贵经验绘制成海报,通过自身专业特长,以身作则,宣传并影响身边的人参与垃圾分类,尽管我们的力量薄弱,但长此以往,聚沙成塔,绿水青山会长久真切地存在于我们身边。



供稿 丨 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实践小组

初审 丨 杜宛桐

终审 丨 于友成




关注 D&I

微信 WEICHAT| 微博 WEIBO| FACEBOOK

联系 Contact

浙江省桐乡市逾桥西路998号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楼307办公室
邮箱:sjysxy2011@126.com            电话:0573-89390295